全市工業經濟奔“綠”前行
一樹“綠”風千萬枝,工業發展“高”處行。
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探索工業經濟綠色發展、低碳發展、循環發展,切實擔負起筑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的職責。2020年底,新能源汽車、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重達15.1%;四川張飛牛肉有限公司成功申報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,南充經開區、營山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園區;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降幅31.32%,超額完成下降18%的目標任務……
一幅幅嶄新的綠色新圖景,在南充大地徐徐展開。綠色,正成為南充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。
發展新興產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
綠色發展是構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,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。其重點是,調整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,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、節能環保等綠色低碳產業,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連接。
太陽能是一種將陽光轉換為電能的綠色、低碳發電方式。在嘉陵區工業集中區部分廠房上面,由華清八度光電集團有限公司安裝的多個光伏發電系統,只要在天氣優良的時候,都會不停地工作。通過特別研制的電子元件集成系統,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,成為工業用電的一部分。
華清八度光電集團有限公司是南充近幾年新興的一家清潔能源企業,專注于光伏發電系統、光電材料等領域的研發和應用。目前,該公司已在北京、陜西、重慶等地,投資開發建設光伏電站1300多個。在南充,布局了近50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,總裝機容量近5兆瓦、年發電量達500多萬千瓦時,實現年減碳5000多噸。
除此之外,我市還著力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、節能環保產業,推進新舊動能轉換。2020年底,南充以新能源汽車、節能環保、新能源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比重達15.1%。
傳統企業轉型發展生產方式邁出綠色步伐
奔“綠”前行,不僅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,還要推動傳統企業轉型發展。
走進四川張飛牛肉有限公司的綠色中央廚房,操作間全部采用無色無味無污染不銹鋼板,人流、物流完全分開,生、熟加工兩條線,全方位保證食品的安全性,全過程綠色、智能、透明、可溯。
該公司原本是傳統食品生產企業,2017年,通過積極申報,最終被納入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,進行了全生產鏈的綠色改造。改造后,四川張飛牛肉有限公司打造了一套從生態肉牛優良畜種繁育———肉牛屠宰加工———牛肉精細化加工(中央廚房)———高效物聯網銷售———信息化全程監督的全產業綠色閉環發展模式,實現了環境影響最小、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“從田園到餐桌”的全產業鏈發展。制造過程綠色化率大幅提升,資源環境影響度大幅下降。生產方式的綠色改造,不僅促進了公司的綠色轉型,還有力推動了我市工業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。
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,近年來,我市扎實推進企業淘汰落后產能,完成100余戶企業落后生產線(設備)淘汰退出;積極指導園區和企業循環化、智慧化、綠色化改造,南充經開區、營山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園區,3戶企業成功創建省級綠色工廠,1戶企業成功晉級國家級綠色工廠;推進技改創新,鼓勵企業利用信息化、智能化、數字化等新技術、新工藝對原有老舊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升級,實現生產過程的低排放、低耗能和清潔化生產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降幅31.32%,超額完成下降18%的目標任務。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中國政府網
四川省政府網站
市(州)政府網站
主辦:南充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| 承辦:南充市電子政務服務中心
網站標識碼:5113000012
|
蜀ICP備05029665號
|
川公網安備51130202000205號